历史的轮回耐人寻味。
上世纪末,受白酒假酒案、企业体制束缚及国家税费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整个白酒业一度跌入“冰点”,一批当时名噪一时的白酒企业接连倒下,甚至出现了白酒是“夕阳产业”的论断。而在该轮“洗牌”中,得益于良好的品质、品牌及区位优势,以“六朵金花”为代表的川酒军团开始强势崛起,迅速占领全国市场,奠定了川酒称雄全国的格局。
2012年,食品安全、行业竞争、宏观经济及政策消费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叠加,终结了已开启10余年的白酒黄金时代,白酒业“冰点”再度来临,“唱衰”之声再度传出,行业新一轮的“洗牌”已在所难免。
未来,历经10余年打造,已是白酒业品质最好、品牌最响、区位优势最明显、产业链最完整的川酒,如何再度成为危机的“拯救者”,不断巩固和提升川酒在全国白酒业中的领先地位、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报记者 周伟
要“好”也要“快”
2015营收欲破3000亿
“2012年前10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6.57亿元,同比增长22.99%,基于良好的基础和市场预期,2012年川酒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省酿酒协会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面对行业重重挑战,川酒正着力将资源、技术、品牌等方面优势转化为市场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香型、酒品、营销等方式增加企业发展动力。
在香型创新上,过去,浓香一直是四川白酒的代名词,2012年,根据市场变化及消费多元化趋势,川酒正逐渐走向以浓香为主,酱香为辅,清香、兼香、芝麻香等多香并存的局面。不少曾经只生产浓香白酒的川酒企业,目前都新增了其他香型的生产线,以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在营销创新上,不少川酒企业开始通过与电商合作、资本运作等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销量。
伴随着白酒业的飞速发展,千亿元产业与千亿元企业的目标开始浮出水面。目前,全国白酒业有宜宾、泸州和贵州仁怀提出了千亿元白酒产业发展目标。近日,宜宾市政府审议通过的《宜宾市白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宜宾将率先打造中国首个千亿元白酒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达到100万千升,年销售收入突破1300亿元,并培育2至4个全国知名品牌和一批区域性知名品牌。泸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也透露,泸州市2012年白酒收入有望突破600亿元,有望在2015年实现千亿元目标。该市除继续做大泸州老窖、郎酒外,还将重点培育10户上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并形成产业集群。
统筹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局,去年年初,省经信委发布的《四川省白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未来三年我省白酒产业发展重点将放在产业集聚、扩大和创新上,将着力推动宜宾、泸州核心区域发展,将其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打造五粮液1个千亿元企业,宜宾、泸州2个白酒千亿元产业基地。预计到2015年,四川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3000亿元。而《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预计2015年全国白酒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达4300亿元,我省白酒业销售比重将提升至占全国白酒比重的三分之二,有力巩固和提升川酒全国领先的地位。
记者点评
时势造英雄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而且对置身这一行业的每一家企业都是公平的。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白酒产业来说,长远看,行业的兴旺发展毋庸置疑。然而,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向前,当下白酒业所爆发出的问题有其必然性,过去几年行业无序发展,累积了诸如产能过剩、产品过剩、同质化竞争、过度迷恋价格营销等弊端。今天,调整箭在弦上,行业企业必须以理性态度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弥补历史欠账,不断完善自身品质、品牌、市场、管理体系。谁调整得好,谁就可能在下一轮白酒发展盛宴中赢得先机,甘于现状或调整迟缓的则终将被市场淘汰。
疾风知劲草,时势造英雄。白酒产业的下一轮回中,谁将称霸?我们拭目以待。
要“香”更要“安”
打造健康产业链
2012年12月29日,省酿酒协会白酒专家委员会会议在彭山举行,会议再次将主题对准白酒安全。这是自去年8月安徽古井贡酒爆出“勾兑门”事件后,记者参加的我省白酒行业第12次安全会议,这其中既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承办的,也有行业自行举行的,而焦点都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川酒质量水平。“虽然川酒品质代表着全国最为领先的水平,但我们丝毫不能懈怠,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完善,打造川酒健康产业链。”省酿酒协会相关负责人坦言。
业界专家认为,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其次是酯类、酸类等物质,都是为业界公认的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物质,但也存在一些微量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量、甲醇、醛类、杂醇油、铅等,白酒中的铅主要来自酿酒设备、盛酒容器、销售酒具,而这些都需要高标准予以规避。“四川作为全国白酒业最为发达区域,川酒拥有强大的品质基础、技术实力和人才队伍,应该先制定较高水准的标准,这样既能确保食品安全也能掌握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做强川酒优势。”四川大学教授张文学建议。四川大学教授胡永松也指出,目前尤其要重视有部分中低端白酒存在添加香精、甜味素、除苦剂、食用甘油等问题,这些添加剂虽系合法添加剂,但一旦滥用就会为安全埋下隐患。
记者采访获知,我省将以标准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川酒品质。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浓香型、酱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标准,争取通过省质监局组织的四川省地方标准审定,将开展标准化生产专题培训,并力争在3年内创建50家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去年7月,《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出台,旨在有效保护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标志产品,规范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和管理,保持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的质量和特色。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