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400 033 3919

购物车0

您购物车暂商品,赶紧选购吧!
葡萄酒的前世今生知道不?
好酒网 / 2011-09-06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酒是中国人发明的,红葡萄酒也不例外——十四年前一支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山东日照考察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时,发现古人使用葡萄作为酵母酿造混合酒的证据,从而颠覆了“葡萄酒是在中亚起源的,于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的传统学术说法。不过那是用山葡萄(或称野葡萄)酿制的,而非现代酿制葡萄酒普遍采用人工栽培的家葡萄。

但是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却比西方晚,十九世纪末,在适合水果生长的胶东半岛,葡萄酒生产方渐露端倪,由此拉开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

而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掀起的饮葡萄酒热,经历初级流行、品牌创立、“干红”热潮、洋酒席卷以及通过中西合作等多种形式导致民族品牌普遍提升等几个阶段,葡萄酒(尤其以红酒为代表)渐渐在中国成为销售量巨大,高档酒店和宾馆不可或缺的酒精类饮品。而我国的烟台,是目前全亚洲唯一有“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的城市,拥有张裕等驰名中外的著名品牌和规模化产业。

说中国红酒,不能不说和法国著名产酒区波尔图处于几乎相同纬度,拥有近似海洋性气候的烟台;而说烟台红酒,又不能不提有117年历史的“张裕”。

1892年起,爱国侨商张弼士先生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据传刺激他此番创业的原因,正是他在印尼雅加达出席当地法国领事举办的酒会时,听曾经跟随八国联军来到山东烟台的那位领事说起当地的葡萄适合酿酒,憧憬“实业兴邦”梦想的张弼士,随即远赴烟台,经过考察,在当时市区东部和西南部买下两座荒山,雇佣两千劳工开辟了1200亩葡萄园,又在市区近海处购地61亩,建起一座两层生产工作楼……

张裕成立至今,信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酿造原则,确保生产质量上乘、品种丰富的葡萄酿造美酒,名传百年。尤其以1912年,孙中山先生来到张裕参观时,欣然题下“品重醴泉”四字最为外界称道。

另一让张裕品牌扬威的事是,1915年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即旧金山世博会),张裕系列参展产品中有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药浆味美思和雷司令白葡萄酒四种酒品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从那时直到现在,张裕的主打产品生生不息,无论甜味红白葡萄酒畅销的岁月还是解百纳干红系列主宰的年代,以及和著名法国酒庄卡斯特的分分合合,它一直牢牢占据国内品牌葡萄酒类销售榜前列,各个传统品种也保持着稳定的质量,成为国内葡萄酒拥趸的首选。

幼年时尝酒便是从葡萄酒开始,因为有果香,不杀口,顺带着练练后劲儿。尝葡萄酒,就绕不开张裕这个牌子,虽然那时叫得最响的是“金奖白兰地”——就是古文课拿“五月黄梅天”实物对“三星白兰地”的那个,但是喝得多的肯定是那些红白葡萄酒,顺带着记下那些好听的名字:雷司令、李将军、贵人香、味美思……多年以后为写这个专题查资料,才发现金奖白兰地的原名叫“可雅”,而熟悉不过的味美思当时就有着“琼瑶浆”这样的雅号,和雷司令一样是世博会金奖酒类,尽管这些酒至今都不卖高价。

咱们还是专注点谈红酒吧!或许因为历史原因,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熟悉的“红酒”,就是以张裕产红玫瑰葡萄酒、通化红……准确地讲是发酵不彻底的甜葡萄酒或半甜葡萄酒,导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由河北某企业仿造欧美流行口味干红时,几乎被认为是中国干红之始。实际却是,早在1931年张裕就酿造出了解百纳干红,而且是用张裕独创的赤霞珠、蛇龙珠和品丽珠三个葡萄品种混合酿造的。尽管如此,在2002年张裕获准注册“解百纳”注册商标后还是引起其他竞争对手争议,联手申请撤销张裕对“解百纳”的专用权,而直至去年复议结果进一步维护了张裕的利益。

也不妨把这一争执看作是国内企业注重品牌的好现象,而不可回避的是,比起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智利等新兴葡萄酒国家,中国红酒的振兴之路还很漫长,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市场上顶级的窖藏张裕干红,售价不过2000元左右(750ml),比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顶级酒庄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精品低三分之一有余;更极端的参考数据是:2000年波尔图穆同酒庄出品干红单件售价在8000元以上,同年份波尔图拉菲酒庄干红超过12000元,1982年拉图酒庄出品的更是在25000元以上,和张裕精品整整相差一个数量级!

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寻找时空的红色

因为职业应酬,有很多机会喝好酒——只是喝,未必是品尝,同样因为应酬繁密,再好的酒也敌不过抢拍一张新闻照片,或记录采访对象的一段精彩话语诱惑力大。所谓回味,也只是工作收获的欣喜,而近乎漠然地咽下那些美丽的液体……直到有一天,和一个海外回来的朋友把盏,谈到兴头,突然他说:“唉!酒味变得很快啊,才半小时。”瞬间,不仅在齿颊间,就是在空中都感受到那些飘动着的红酒分子原子,转眼跑去、老去、逝去……

从开启的那一刻,倾倒出的红酒就是处于生命的流动中,从瓶子到杯,从杯到口,从时到空,从界及世……这种流动速度之快,除了上等的香槟或接近于纯酒精的烈性饮品,别无比拟。品红酒如品青春,抓住瞬间、感受精彩。

最近一次,是在安福路靠近常熟路口的一座酒吧,看地理位置就猜得出,是和一帮戏剧人生的朋友聚会。那天刚从另一应酬中脱身,带着一肚子五粮液,和一个常泡此处的朋友聊起来,话题从酒味到欣赏女人的美——其实每一瓶酒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只看哪一点、哪一刻打动你。记得那一天我们是由一瓶澳洲红酒入口,到一杯智利产白葡萄酒收口,谈得投机,竟然如品醒酒的香茗,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所谓酒的好坏,只在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时空。那一点,那一刻!

杯光酒影

葡萄酒在电影里扮演着不同的戏份,有时候只是浮光掠影的一个镜头扫过,为了烘托故事的气氛,人物的性格;有时候它成了一条粗大的线索,整个故事像攀附在它身上的藤蔓向四处展开;甚至有的时候,它就是故事本身,人物和情节纯粹为了这个唯一的主题服务。     

在意大利魔幻现实主义导演费里尼那部大作《甜蜜的生活》中,葡萄酒是对某种形式的世界的一种折射。安妮塔·艾克伯格饰演的性感女星在一个聚会的夜晚纵情舞蹈,镜头随着她旋转的身影扫过一张张桌面上的红酒瓶,画面很模糊,如同她生存于其中的那个世界一样,都是虚的。人情是虚的,快乐是稍纵即逝的。葡萄酒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看上去很美,然而经不起推敲,幻灭感透过镜头紧紧地压向你。

而到了《007皇家赌场》里,葡萄酒又成为社会阶层的一种标志。邦德和“邦女郎”维斯帕在那列开往皇家赌场的火车餐车上第一次见面时,餐桌上就低调地摆放着一瓶华贵的1982Angelus葡萄酒。邦德给维斯帕的杯中倒上一些红酒,一场暧昧的关系随着一段暧昧的对话拉开序幕。“你应该知道你玩的并不是牌,而是玩你桌对面的对手。”邦德说。“而你很会看透人。”维斯帕回应。“是的,我能。所以我能从你的言语中听出暗藏的讥讽……”在一场暗藏机锋的对话中,这瓶有着金黄色酒标的Angelus沉默而不失张扬地在一隅强调着自己的尊贵身份。

似乎一些对话,只有配上葡萄酒才能够体现它的意境。就像在塞浦路斯电影《蜂蜜与葡萄酒》里,两个痛失爱子的女人,围绕人生展开的那些意味深长的对话,必须依靠葡萄酒那带着冷感的温暖来衬托。

葡萄酒冷静平和的气质很多时候让我们想起人到中年的时候,法国著名的新浪潮导演埃里克·侯麦在自己76岁时拍摄了季节四部曲中最后一部《秋天的故事》,45岁的寡妇玛嘉利一年四季在自己普罗旺斯的葡萄牙园里忙活,她说自己唯一的激情就是那一片葡萄园。“别人说我是怪胎。”玛嘉利对好友说,因为她担心除草剂会影响酿酒的质量而坚决不肯为葡萄园除草。“我种的葡萄数量是别人的一半,但我在意的不是数量,而是酒酿得好不好。”这个女人执著地要证明,虽然身处隆河一带,但她酿的酒可以和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她在一场婚礼上遇到两个男人,其中一个对她说这酒尝起来年代很久,这句话立刻赢得了她的心,她自豪地告诉对方,这是她自己酿的酒,爱情就是在这样的场合下萌发……

侯麦的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围绕葡萄酒和葡萄园展开,探讨的却是中年人对待生命和爱情的态度。人到了生命中的秋天,其实正如一瓶葡萄酒到了自己最醇的时期。就像《杯酒人生》里说的,“一瓶葡萄酒会随着时间慢慢地越来越好,最后走向顶点,以后就是衰落。”葡萄酒在很多电影里都扮演了一个相同的角色,它成为向观众传递生活哲学的一种渠道。《情定巴黎》中,法国男人吕克对梅格·瑞恩饰演的美国妞说,“葡萄酒就像人,它接受生活中一切影响,吸收它们,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据美国农业部年初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盟的葡萄酒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而其中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葡萄酒产量又占到欧盟葡萄酒总产量的75%80%左右。但是以法国为首的欧洲传统葡萄酒大国的霸权正在渐渐削弱,它们受到了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国的挑战,电影《酒业风云》讲述的就是一个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葡萄酒故事。在这里,葡萄酒不再是一个讲故事的道具,它成为了故事的核心。

1976年的一次巴黎评酒会上,来自美国加州的红白两种葡萄酒大获全胜,击败了享有盛誉的勃艮第白酒和波尔多红酒。虽然故事脉络本身略显老套,无非是对美国精神进行了又一次主旋律的宣扬,然而跟随镜头畅游在葡萄园里,那么齐整,干么美丽,那么阳光明媚,也那么的明信片式,就让你不禁生出了向往的心来。而电影的巧妙之处还在于,它通过电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来讲述一个关于葡萄酒的故事,而同时又以葡萄酒为一个借口,对于一群人物角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葡萄酒长期以来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今天,它日益成为商业争夺的焦点,几千年来的传统正遭受摧毁。纪录片《美酒家族》在三个大陆和三个不同的国家摄制,探讨的主题就是大企业给世界葡萄酒贸易带来的冲击,当传统酒庄遭遇现代化大型工厂企业的挑战,这种竞争究竟会将葡萄酒业的发展带向何方?《美酒家族》这部纪录片提出了一个问题:“葡萄酒,这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是否将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广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