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出产什么酒,这是一个重要的学问,可以有助于我们厘清历史人文的许多误区。比如说看水浒时对武松连喝十八碗酒还过景阳岗表示不解,我试过乡下那些小饭馆的酒碗,一碗装个三两是最基本的,一口气灌下五六斤白酒,不当场喝死已经算命大了,唯一的解释是:武松喝的是黄酒一类的低度玩意!而事实上,中国人喝烈酒的历史很短,高度数的蒸馏酒那是元朝以后才传来的时髦玩意了。
一个国家或族群喝什么酒貌似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种说法是关乎性格塑造的问题。二战时斯大林把保障苏联红军的伏特加供应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美国的禁酒令时代结束后豪饮烈酒成风,法国红酒的登陆使得罗斯福总统认为找到用来治愈烈酒粗俗的优雅药方;苏格兰因为酒税的问题,为了威士忌就和英格兰人打了仗,要是苏格兰人当时改喝啤酒,大英帝国的历史就得改写喽?
中国的年轻人们在喝什么酒?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反映的是我们群体的品位变化,以及对文化的反思。事实上,除了消费选择不多的山区青年,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会再主动选择喝本土白酒了!
除去越来越不理性的价格因素和缺少足够保障的安全因素,是什么让熟悉本土白酒口味的年轻人们改弦易张呢?